文化表演豐富新穎,日本大阪世博會舉行中國國家館日活動

11日,日本大阪世博會迎來中國國家館日。來自中日兩國政界、商界、友好團體、媒體和各國家館代表等400多人參加活動。

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

今年初,來自克羅埃西亞的電腦科學專家布蘭科·巴隆作為“齊魯訪學駐研計畫”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,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。

“世界旅遊聯盟·絲路對話”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辦

當地時間7月3日,“世界旅遊聯盟·絲路對話”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辦。

【史海回眸】1972年,“康康”“蘭蘭”掀起日本首次“熊貓熱”

新中國成立後,作為“中日友好使者”,1972年10月28日,第一對大熊貓“康康”“蘭蘭”乘坐飛機東渡日本,見證中日邦交正常化。

“共同搭建希中文明互鑒的橋樑”

在中國古典文明研究院,嘉賓參觀“開啟東西文明互鑒之門”主題展覽。

旅遊導覽工作室“行在大馬”創始人程龍——行走南洋的文化牽線人(僑界關注)

程龍,旅遊導覽工作室“行在大馬”創始人,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及建築景點提供中文導覽服務,説明華人遊客在歷史文物中觸摸南洋記憶。

野生鬱金香之鄉、高山之國,一起開啟中亞浪漫之旅 | 圖覽天下

應哈薩克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,國家主席習近平於6月16日至18日赴哈薩克阿斯坦納出席第二屆中國—中亞峰會。

“龍舟+”、詩畫民俗……“熱氣騰騰”的端午假期助力各地節日消費亮點紛呈

端午假期的第二天,假期的火熱與活力首當其衝體現在端午代表性習俗龍舟競渡上。

埃及、泰國、德國——打造更有看頭的博物館(國際視點)

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。國際博物館協會已基本完成修訂《博物館職業道德準則》,規範了博物館的收藏、保護、研究、教育等社會職能,明確了促進博物館多元化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,以更好服務社會。

在烏茲別克斯坦感受中國民間說唱影響力

“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都體現在其口頭文化傳統中,這是理解民族身份認同、保護和發展民族價值觀的寶貴源泉。

最近要聞

從“買賣鏈”,到全球“共用、共贏”鏈

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鏈博會”)開幕式在北京成功舉辦。據悉,本屆鏈博會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,全球知名參展企業和機構650餘家,涉及75個國家、地區和國際組織。